美国服务器

7月8日,印度政坛“地震”,美国大使馆被轰炸,俄向白宫发出警告

  树欲静而风不止!

  当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发生“碰撞”,本就充满混乱与动荡的国际局势,再度迎来了一轮多事之秋。

  7月8日,世界再度传来了3个混乱信号。

  7月8日,印度政坛“地震”,<a href=美国大使馆被轰炸,俄向白宫发出警告”/>

  信号一,印度政坛迎来“地震”,12名部长同时辞职。

  8日,印度总统办公室宣布,包括卫生、环境、教育部长在内的12名部长,已同时递出辞呈,总统科温德已批准。

  随后不久,印度总理莫迪宣布对内阁进行大规模改组,任命里吉朱出任司法部长、曼达维亚出任卫生部长兼化工和化肥部长,而外交部长苏杰生、国防部长辛格等人则留任原职。

  当天,莫迪还发文表示,此次组阁是为了继续努力实现人民的愿望,将印度建设地更加繁荣、强大。

  但事实真如莫迪说得这样轻描淡写吗?答案或许是否定的,莫迪此次大规模改组内阁,八成是“不得已而为之”。

  在分析莫迪组阁的原因之前,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其中的3个细节。

  7月8日,印度政坛“地震”,<a href=美国大使馆被轰炸,俄向白宫发出警告”/>

  1,这是莫迪自2014年上台以来,最大规模的一次改组内阁,同时也是其第二个任期内的第一次组阁。

  众所周知,政局的动荡,往往会给一个国家带去巨大的变数与混乱,更不要说这一次,12名印度部长集体被撤换的“大动作”了。莫迪不会不知道其中利害。

  2,虽说莫迪此次组阁力度大,但外长、防长这些关键职务,都没有变化。

  这表明,莫迪知道此次组阁的隐患与风险,同时也有“收着点”的意思。

  3,在印度此次内阁大改组中,不少新面孔涌入了内阁,给了外界一种“这是新政府”或者印度政府已经“改头换面”的信号。

  综合分析来看,莫迪此次组阁,主要是为了重新塑造政府形象,挽回民众的信任,同时为执政党:印人党在今年的地方选举中,获得更多支持而做铺垫。

  不过,由于防长、外长等关键职务没被撤换,表明莫迪政府的大致框架还是没变。此次组阁,也可以看作是一次“换汤不换药”的组阁。

  7月8日,印度政坛“地震”,<a href=美国大使馆被轰炸,俄向白宫发出警告”/>

  毕竟,由于近期印度疫情失控、农民抗议四起、印法之际的“阵风”战机交易被曝出存在“违规行为”,令莫迪政府饱受批评。

  所以,不论是为了堵住反对派的“悠悠众口”,还是为了取信于民,同时转移民众注意力,莫迪都很有必要做出重新组阁的决定。

  但问题是,若莫迪只专注于政治上的“长袖善舞、纵横卑阖”,而忽略印度眼前的危机,同样无法减少民众对莫迪政府的不满与抗议。

  因此,莫迪下决心改组内阁之际,也得好好想想,该怎么解决眼前危机了。

  第二个混乱信号,中东风云持续翻滚,关键时刻,美国大使馆、美军基地接连被轰炸。

  8日,五角大楼证实,有美军驻扎的伊拉克阿萨德空军基地,突然遭到了14枚火箭弹的袭击,尽管该基地第一时间启动了武力防御措施,但还是有数枚火箭弹落在基地及周边地区,导致3名美军受伤。

  7月8日,印度政坛“地震”,<a href=美国大使馆被轰炸,俄向白宫发出警告”/>

  随后,伊拉克军方在阿萨德空军基地附近的一处农田内,发现了一辆搭载火箭弹发射器的货车。

  不过,在伊拉克发现该货车时,袭击者已经提前引爆了车辆和尚未发射的火箭弹,使得附近居民房屋、建筑遭到破坏。

  不得不说,这伙袭击者确实很“敢干”,居然敢在光天化日之下、美军眼皮子底下,把火箭弹发射器布置在美军基地附近。

  同时,袭击者摆出阵仗、美军却没有发现,也侧面反映了一点——距离危险仅一步之遥的美军,并没有足够的防范意识。

  这还没完。

  同样在8日,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也遭到了3枚火箭弹的袭击,但被安装在馆内的C-RAM防空系统给拦截下来了,所以并未造成人员伤亡和损失。

  无独有偶。就在2天前,该大使馆才遭到过一次火箭弹袭击,并且同样被防空系统给拦截了下来。

  7月8日,印度政坛“地震”,<a href=美国大使馆被轰炸,俄向白宫发出警告”/>

  很显然,在短短几天时间里,美国在伊拉克的目标便频繁被轰炸,已经足以表明——一伙与美国有恩怨的武装分子,正在向其发起报复。

  当然,这种报复并不是没有原因的。6月28日,拜登曾下令美军空袭叙利亚、伊拉克境内的武装组织,造成大量人员伤亡、诸多军事设施被捣毁。

  不难料到,随着这种“你来我往”般的对抗持续升级,美国遭到更多打击与损失的同时,中东必然会出现更多动荡。

  甚至于,面对这些来历不明的袭击,一向秉承“遇事不决、甩锅伊朗”原则的白宫,会把矛头指向德黑兰。

  不要忘了,拜登上台后的2次对外军事行动,都在中东,而且都是打着“打击亲伊朗武装”的旗号。

  更不要忘了,在美国频频遇袭之际,美军的2艘航母也即将在中东“汇合”了,届时将一左一右、对伊朗进行施压。

  可见,中东局势越是混乱,美国目标遇袭越是频繁,伊朗就越得提高警惕了。

  7月8日,印度政坛“地震”,<a href=美国大使馆被轰炸,俄向白宫发出警告”/>

  第三个混乱信号,美俄较量持续升温,俄罗斯再次向美国发出警告。

  前不久,拜登亲自去了一趟欧洲,待了一个礼拜,在外交上进行了一番纵横捭阖,虽说没能让西方阵营恢复如初,但却成功引发了美欧与俄罗斯的新一轮对抗。

  在黑海,美乌为首的30多个国家正在热火朝天地举行带有“针对性”的演习,向俄释放了极为浓郁的威慑信号。

  在欧洲,默克尔、马克龙呼吁欧盟与俄恢复对话,但却遭到了瑞典、波兰等国的反对,当时,美国务卿布林肯“刚好”在欧洲。

  同时,由“香槟之争”引发的较量,正在俄法之中上演;欧安组织议会召开时,欧洲提出了一项涉及克里米亚的决议,引发俄方代表团强烈不满、愤然离席。

  此外,由于俄国家杜马选举即将召开,俄外长拉夫罗夫发出预警称,西方国家正在试图在选举前、搅乱局势。

  很显然,在美国“唆使和煽风点火”下,俄欧关系正在快速升温。

  7月8日,印度政坛“地震”,<a href=美国大使馆被轰炸,俄向白宫发出警告”/>

  忍无可忍之际,俄罗斯向美国发出严厉警告了。

  8日,俄方表示,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正在对俄发起“挑衅”行为,俄方绝不允许这种情况出现,也将保留对这种不友好行为采取“报复措施”的权力。

  更早一些,俄国家杜马主席沃洛金还放话,面对任何威胁到俄方主权、安全的不友好行为,俄军都将保留动用核力量发起反击的权力。

  很显然,这不是普通的警告,而是带有浓郁“核威慑”信号的警告。

  要注意,手里攥着数千枚核弹头的俄罗斯,前不久在新地岛开展了“非核试验”,以确保这些核弹头质量无忧、随取随用。

  更要注意,面对美欧威胁,普京曾撂下狠话——“要是俄罗斯都没有了,那还要这个世界干什么?”

  7月8日,印度政坛“地震”,<a href=美国大使馆被轰炸,俄向白宫发出警告”/>

  如今,不论俄方发出警告也好,磨砺“核利剑”也罢,都在表明普京的狠话绝不是说说而已。

  不得不承认,既有纵横卑阖的谋略,又有逢敌必亮剑、叫板西方霸权的魄力,普京确实是条硬汉子!

特别声明: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美国服务器网观点或立场。如有关于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美国服务器网联系。

[图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]